朗歐醫藥組織2012年度先進地區經理及總部先進個人云南五天精華游
發布時間:
2013-06-18
2013年6月9至6月13日,公司組織2012年度優秀地區經理及總部先進個人一行十余人參加了云南五天精華游。這也是我司自2009年度開展銷售冠軍團隊境外游后,首次開展總部先進個人及優秀地區經理國內精華游。
我們從全國各地包括深圳直飛至云南,等大家在昆明國際機場相聚的時候,已經到下午1點。負責接送我們的巴士帶著我們在昆明城里轉悠了近1個小時,才找到一處吃飯的地方。導游說,6月6日—10日昆明在舉辦首屆“中國—南亞博覽會”,車輛多,吃飯的地方也難找。想像著即將展開的云南之旅,大家充滿期待,南亞諸國都來到這座城市洽談商務,彩云之南的地方一定不平凡。
我們從昆明城出發一路向西,沿滇緬公路去大理。藍得出奇的天空、變幻莫測的白云、迤邐百里的蒼山伴隨著我們顛簸的車程,在這滇西北的高原上奔馳。“風花雪月”是大理最著名的四大景觀: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可惜我們只能路聽途說,再輔以金庸的《天龍八部》對大理做唯美的猜測和遐想。天黑的時候,我們來到一處距大理古城南門約500米處的潤澤園酒店。它有著園林式花園,小橋流水,曲徑通幽、清新宜人。酒店屋頂建有回廊亭臺,大理古城風盡收眼底。酒店建筑風格為中國古建的"四合院”及大理白族特有的"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等形式。
清晨在潤澤園里品嘗過大理的過橋米線后,我們參觀了大理古城。古城墻蜿蜒好幾里,已經斑駁,也并沒有高高在上的氣勢,但城頭上供奉的一尊佛像卻讓游人肅然。現在的大理,唐代為南詔,宋代為大理國。大理國的9位皇帝不愛江山也不愛美人,卻獨愛佛法,在大理崇圣寺出家為僧,所以我們才會在大理的古城頭看到絕無僅有的佛像。我們一行人在南詔古都的街道上邊走邊看,不得不說,所謂古城,全都改裝成了古香古色的商店,張羅著兜售大理的寶藏,有銀器,玉石,各式各樣的花布等等。天空下著不小的雨,街上的游人還是很多,我們又來到中西結合風格獨特的洋人街,大概我們來得是太早的原因,整條街還沒開始營業,但洋人們的小資情調已是一覽無余:翠綠綠的鐵皮門,滿眼木疙瘩的原木桌椅,帶著生命熱情的紅色招牌……
再后來,我們來到位于大理古城南門內的杜文秀帥府,在太平天國運動時期,滇西農民大起義中回族的杜文秀被推選為“總統兵馬大元帥”,議事廳殿上掛有杜文秀手書對聯:“天生英雄奪回漢朝世界,地出豪杰戳破胡兒乾坤”。這里還是一片碑林,存有南詔國時期漢族人鄭回寫下的、歷史上非常著名的《南詔德化碑》,可惜,能看清的字已經很少了。
接下來,我們參觀了清王朝為褒獎蔣宗漢鎮壓杜文秀起義等功勞而建的蔣公祠,里面的建筑最具白族建筑特色,此院也是大理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分設五個主題館,分別展示了大理白族刺繡、剪紙、甲馬、繞三靈、霸王鞭、洞經古樂、扎染、傳統節慶、下關沱茶技藝等多種大理非物質文化遺產。異彩紛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生動地展現了大理各族人民千百年來歷史發展的軌跡。它們是大理文化記憶的重要承載體,也是大理文化的根基和各族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園。
景點參觀完畢后,我們坐車在大理的街道上飛馳而過。看見家家戶戶門前都擺著花盆,種著柳樹,真的有“萬條垂下綠絲絳”的意境。隨處可見青瓦、白墻、山水畫、飛揚的屋檐角、紅紅的沾著水珠的杜鵑花。在商業化的氣息之外,大理城自有安靜又花團錦簇的氣質,使我既驚奇又暢快:這難道是塵世間的某一塊地方嗎?怪不得從七世紀起,土番和南詔之間常年你爭我奪,大唐也連年勞師動眾地萬里拓邊。偉大詩人杜甫的《兵車行》就是寫天寶十載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征南詔的故事,那一仗,唐軍大敗于瀘南,仲通僅以身免。連年征戰,生民涂炭,卻沒有把這塊天國花園般的地方毀掉,也真是奇跡。這里的風、花、雪、月,沉淀了多少歷史!
杜文秀帥府
蔣公祠
從大理城出發向北40里,我們來到蒼山云弄峰下有一個叫蝴蝶泉的水潭。每逢陰歷四月天,滿世界的蝴蝶都在這里相會。我們來得不是時候,傳說中的萬蝶紛飛沒有遇上,所謂黃粉蝶、白粉蝶、褐蛺蝶、白鳳蝶、黑鳳蝶一只沒有尋見。只是看見了那一棵歪斜的古樹,,古樹下有一泓碧綠的深潭。我知道:這就是蝴蝶泉了。遙想,古樹上落滿了各式各樣的蝴蝶該是怎樣的彩色絢爛啊!多少年來,人人都提出一個共同的疑問:它們為什么此時此地在這里相聚?這幾乎是一個千古之謎。正因為是個不解之謎,才有了一個美麗愛情的化蝶傳說。這也說明,對梁山伯與祝英臺愛情悲劇結局的幻想--化蝶,并非漢民族所獨有。
正式到達麗江之前,我們途中游覽了觀音峽風景區。它是舊時茶馬古道通往麗江入藏的唯一關口和軍事要塞,麗江土司木老爺曾在此設有海關和兵營。公元一六三九年元月二十五日,我國大旅行家徐霞客應木土司的邀請由此入關,并留下了“塢盤水曲,田疇環焉……為麗江第一鑰匙”的贊美之詞。
觀音峽兩岸都為懸崖峭壁,相傳為觀音老母一掌劈開,漾弓江之水貫穿了整個峽谷。我們乘坐索道上山,俯身下望,是渾濁的水在山澗澎湃激蕩,聽得到轟隆的山谷回音。來到觀音峽的瀑布跟前,它上下落差有40多米,水聲震耳欲隆,大風也應景而生,將瀑布吹得隨風飄搖,星星點點的水珠灑落到游人臉上、身上,冰冰涼涼,帶著巖石的野味。
觀音瀑
終于來到麗江了。我們在天剛剛放亮的時候,就乘車前往被譽為“天然冰川博物館”的玉龍雪山風景區。我們坐上高空中的玉龍雪山索道車上山,腳下是一派原始森林風光,非常陰森,不敢細看究竟。上山后,我們徒步走過一條長長的木棧道,從原始深林中穿過,山里猶如冬天,雪山的寒氣無處不在,高原上的太陽努力的投射到叢林中,我們看到了幾米七彩陽光,看到了布滿青苔的古樹,還有林間跳躍的小松鼠。終于來到離雪山最近的云杉草坪了,這是一方被抱在玉龍雪山懷里、四周杉樹擁抱的情死鬼們開辟的神奇歌場。但是我們還只是在玉龍雪山腳下,那白皚皚的雪山離我們真遠啊!相傳玉龍雪山為因不能如愿而殉情的情侶圣地,那么他們是要懷著怎樣的虔誠和激情才能登頂?中午11點的時候,我們欣賞了以納西民族為主的當地民俗民風構成的大型實景演出《印象麗江》,500多名來自10多個少數民族的演員傾力出演,用他們最原生態的動作,最質樸的歌聲,最滾燙的汗水,在紅土高原上,馬幫漢子策馬疾馳,與天地共舞,帶給觀眾心靈的震撼!
遠眺雪山后,我們去了東巴文化圣地—玉水寨。東巴文化是麗江納西族的本土文化,沿途看見許多東巴象形文字。納西人敬畏自然,玉水寨里供奉著一個巨大的金色人首蛇身的自然神像,神像伴著古樹,古樹下一股清泉噴涌而出,帶著水花向南流,注滿一個又一個玉水潭,形成三疊水群,被譽為“神龍三疊水”。幾乎每一個到玉水寨的游客都會燒香祭拜自然神,掬一捧圣水飲下。
導游又帶著我們來到黑龍潭公園,這里原是麗江的一個龍王廟,廟旁泉眼眾多,積水成潭,傳說有黑龍潛伏于此,故名黑龍潭。因泉水如玉,能倒映玉龍雪山,也稱玉泉公園。麗江古城的水源主要從此而來,也是麗江文化的圣地,但是潭水由于連年的干旱早已不知所蹤,只留下紅黃紫各色小花及柳樹若干,讓我們唏噓不已。
玉龍雪山
玉龍雪山的藍月谷
玉龍雪山的云杉坪
印象麗江
在沒有去麗江之前被一本叫《麗江的柔軟時光》的書陶醉過,據說生活在麗江的人,每天只做三件事:曬太陽、發呆、泡吧。難道人們所說的麗江是一個讓人忘記時間的地方是真的么?我們在距古城很近的酒店放下行李后,就相約來到立著大水車的麗江古城。
古城的街道兩邊都是滇中納西風格濃郁的的小商店,一條小河穿城繞戶而去,但見河畔垂柳拂水,兩三座精巧的小橋橫跨兩邊,青石板鋪就的小巷蜿蜒曲折,縱橫交錯,如此江南水鄉般的美景與別具特色的建筑布局,真不愧為“高原姑蘇”的美譽!偶爾,有游客騎馬在石板路上招搖而過,鈴鐺聲、馬蹄聲顯得慵懶而悠長!如今被全世界各地的游客的各類鞋子打磨的溜光發亮的青石板路,曾是馬幫之徑。舊時,為防馬掌打滑,古城人會在石板上定期鑿些麻點。現在,麻點已成昔日之跡,石板的光滑度幾乎成為麗江旅游經濟興旺發達的象征。站在這古樸的商業街上,巷子胡同跟迷宮一樣曲曲折折,真怕迷失了自己。來到木府門前,這是一個在西南地區曾經輝煌一時的木氏大土司家族衙門。據介紹,木氏土司家族歷經元、明、清三個朝代,鼎盛時期木府占地一百多畝,有近百座建筑,是八百年麗江大研古城的心臟所在。我們沒法進去仔細領略它的奢華與恢宏,但僅在外面看到它宏偉的建筑、精致的雕刻、璀璨的繪畫,依然勢無可擋的刺激著我們的視野。
我們在古城兜兜轉轉到了夜幕降臨,溫暖的燈光從各式紅燈籠透射出來,它們成串懸掛,仿佛是召喚,又像是等待,《北京愛情故事》中的那首《嘀嗒》在小巷里拍打、迷漫,女歌手聲音沙啞中帶著一絲曖昧。音像店店主們播放的不知名的原創音樂,歌詞簡單自然、淳樸、親切,伴著店主隨意間合拍敲打的鼓聲娓娓道來,像是同游人們講述著一個動人的故事。最終沒去成那條遠近聞名的酒吧街,因為怕被吸引,因為偶爾撞見的一二間酒吧就足以讓我們眩暈了:名字叫待月或者初見,放在角落的小招牌上寫著私奔酒吧,女歌手落寞地坐在高凳上,懷抱木吉他,多情的歌聲親吻著每個聽者的耳朵,恰如一只手柔柔摩挲過心上最敏感的部位,安撫著被塵世鼓動得狂躁不已的靈魂,讓你在震撼的顫動中體會一種莫名的心痛。
這座風光旖旎的古城,性感與純美并存,引得一眾才子佳人趨之若鶩地駐足追捧,但她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在這風塵表象下的一顆敏感柔軟的心,一如頭頂玉龍雪山上澄澈的皚皚白雪,需要真正懂得欣賞的人,才能去解讀她的滄桑。
|麗江古宅
從麗江讓人遐想萬端的慢生活中解脫出來,我們來到了天造奇觀的石林,它位于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是世界唯一位于亞熱帶高原地區的喀斯特地貌風景區,素有“天下第一奇觀”、“石林博物館”的美譽,是首批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國家地質公園、世界地質公園。彝族撒尼的阿詩瑪(彝語金子般美麗的姑娘的意思)帶著我們在這個巖石組成森林里穿行。我們主要游覽了大小石林,其中大石林里石峰、石柱,雄偉挺拔,氣勢磅礴,有的峭壁千仞,如同刀劈斧削,有的石柱則直刺青天;有的巨石如磐如堵;有的像太上老君正在煉丹……小石林則地勢開闊、景色秀氣,姿態各異:有的像靈芝,有的似象、駱駝,著名的“阿詩瑪”石像就在小石林中;在大小石林外圍被奇峰異石點綴著的景區是“外石林”:像壁壘森嚴的古代戰場,如諸葛亮布的八卦陣……大約3億年前,這里還是一片汪洋大海,在200萬年前從海底升起這片壯觀的森林,滄海桑田的神秘和蒼茫,讓我們不得不嘆服大自然的造化之奇。
彩云之南,我心的方向!它的美不是寥寥數語交代得完的。如果有機會,就卸下所有瑣事繁務,挎一只背包,揣一個相機,來一場遠離塵囂之旅吧。上天對終日深陷城市這方囹圄的人們很慷慨:午后的安靜陽光,山頂的皎潔白雪,河邊的搖曳垂柳……毋需喝彩,只需感受。在高山雪原這樣一個陌生而美麗的地方洗洗自己塵世里疲憊的心魂,將純凈帶回來,帶回天地盡頭的那個輕松的自我,繼續我們的人生,這就是旅行的意義。
上一頁:
下一頁:
更多新聞